发布日期:2025-07-07 02:20 点击次数:188
我问你个问题,你有没有发现波兰和立陶宛最近有点慌?
在2025年6月的最后几天,几乎是赶着俄罗斯大空袭乌克兰的时候,波兰、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这几个挨着俄罗斯的邻居,突然一块宣布退出一个叫《渥太华禁雷公约》的条约。
这事表面听着没什么劲,实际上就是想在自己跟俄罗斯边境上,能合法埋地雷。
我查了下,这个禁雷公约1997年生效,禁止缔约国使用、储存、生产和转让地雷。
退出意味着可以在边境铺上大规模地雷带。
防谁呢?
防的就是俄罗斯。
展开剩余82%这事蹊跷的是时间点。
就在这几个国家宣布退约的前后,2025年6月29日凌晨,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了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波空袭。
乌克兰空军发言人尤里·伊格纳特确认,那天俄罗斯扔过来超过500件东西。
具体是477架伊朗造的沙赫德无人机,还有60枚左右的各种导弹。
乌军给这些沙赫德无人机起了个绰号叫小摩托。
这种无人机便宜、数量多,用来消耗对方的防空弹药。
乌克兰拼命拦截,说击落了249架无人机和38枚导弹,还有226架无人机被电子干扰搞掉了。
可问题是,俄罗斯砸过来的东西太多,还是有漏网的。
那天乌克兰的电网、铁路枢纽、炼油厂都挨了炸,赫梅利尼茨基州居民区被炸出火光,切尔卡瑟州还有个孩子被炸伤。
我昨天看视频的时候,救援队在废墟里挖人,背景里还能听见下一波警报响起。
这场景看着真有点让人说不出话。
我又回去翻了下这个六月都发生了啥。
六月初,乌克兰搞了个蛛网行动,三天后又用1100公斤炸药把克里米亚大桥的桥墩给炸塌了一根。
这桥是俄罗斯本土到克里米亚的重要通道,这一炸,桥瘫了,运兵运油全断了。
普京当时直接表态,说乌克兰这是踩红线,要狠狠报复。
结果就是从那之后,俄罗斯军队连续三个星期砸了超过2000架无人机和导弹到乌克兰头上,重点打乌克兰军工和能源设施。
6月29号这次,就是报复的高潮。
我在想,这事和波兰、立陶宛这些邻居退约布雷有啥关系?
我查了下人口和国土面积。
波兰有3800万人,国土面积31万平方公里。
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加起来才600多万人,国土面积加一起不到波兰的一半。
这几个国家跟俄罗斯接壤,距离也不远。
如果乌克兰真的扛不住,被俄罗斯打垮,那下一个会不会就是波兰和立陶宛?
从克里姆林宫一贯的行事风格来看,没人敢保证不会。
所以这些邻居干脆直接退出禁雷公约,合法地在边境大规模布雷。
这其实是在给最坏的结果买保险。
一旦乌克兰倒了,波兰和立陶宛至少能靠雷区拖慢俄罗斯的进攻速度,赢得反应和求援时间。
芬兰和爱沙尼亚的考虑也类似,芬兰虽然刚刚加入北约,但在历史上和俄罗斯打过多次仗,谁都不敢赌俄罗斯的下一步行动。
我也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细节。
在宣布退出禁雷公约后,波兰和立陶宛几乎同步开始在边境修筑物理屏障和强化道路控制点。
这不是摆摆样子,这是花真金白银做防御。
芬兰那边更绝,直接调整征兵计划,提高预备役训练频率。
公开资料显示,芬兰在2024年底已经采购了更多反坦克武器和无人机用于边境快速布防(来源:芬兰国防部官方发布)。
在俄乌战争的高压之下,这些原本以为能和平久安的北方小国也开始彻底改变自己的安全策略。
这场战争不仅打得乌克兰满目疮痍,也打得整个欧洲安全环境彻底改写。
俄罗斯一次大规模空袭,就让几个国家同时开始准备埋雷,这种级别的联动,让我看清了一个残酷现实。
欧洲国家在真正感受到威胁的时候,什么国际条约、理想主义,都会让位给最直接的安全需求。
退约布雷只是第一步,如果局势继续恶化,接下来这些国家很可能会加速军事动员、采购无人机和巡飞弹来填补自身防御空白。
最近我刷到一个评论,说波兰和立陶宛现在最担心的不是俄军什么时候进攻,而是乌克兰什么时候扛不住。
如果乌克兰崩了,这场战争的火苗很可能会沿着边境一路烧过去。
现在的问题就是,俄罗斯下了这么重的手,乌克兰还顶得住多久?
以及,波兰、立陶宛这些邻居准备的地雷带,真的能挡住吗?
发布于:江西省Powered by 爱游戏目前的付费方式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